發(fā)布時間:2017年12月28日上午10:00
發(fā)布地點:市行政中心惠風廳
發(fā)布主題:常州市“七五”普法實施綱要內容解讀新聞發(fā)布會
發(fā)布人員:張加林 常州市司法局局長
主 持 人:陳結平 中共常州市委外宣辦(市政府新聞辦)副主任
新聞發(fā)布會主席臺
發(fā)布會現場
中共常州市委外宣辦(市政府新聞辦)副主任 陳結平
陳結平:大家上午好!歡迎大家出席本次新聞發(fā)布會!本次發(fā)布會的主題是常州市常州市“七五”普法實施綱要內容解讀。我們很高興邀請到常州市司法局局長張加林,下面請張局長介紹情況。
張加林:
各位媒體朋友:大家上午好!
感謝大家對法治宣傳教育工作的關注,同時,我也借這個機會,向新聞界的朋友長期以來對全市司法行政工作的理解、關心、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謝!現在,我向大家介紹一下我市“七五”普法規(guī)劃實施綱要出臺的主要情況。
為深入貫徹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實“誰執(zhí)法誰普法,誰主管誰負責”普法責任制,根據市委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市的實施意見和我市“七五”普法規(guī)劃的要求,市法宣辦、市委宣傳部、市依法治市辦、市司法局牽頭起草了《常州市“七五”普法規(guī)劃實施綱要》(以下簡稱《綱要》)。今年年初,市委深改組將制定出臺《綱要》、全面落實普法責任制納入工作要點。市司法局于1月份啟動起草工作,完成初稿后征求了各地和50個普法成員單位的建議,形成征求意見稿。召開市委組織部、市人社局等參加的座談會,結合“三大一實干”赴基層和法院、檢察院、法制辦等單位走訪聽取建議,綜合各方意見修改后,經法宣領導小組審閱形成送審稿。11月3日,市政府第9次常務會議研究通過《綱要》送審稿。11月29日,市法宣辦召開紀委、財政局等單位參加的會簽會,形成《綱要》討論稿。12月2日,市委常委會研究通過《綱要》討論稿。12月15日,市委、市政府正式下發(fā)《綱要》。
下面,我向大家介紹一下《綱要》的總體框架和內容:
一、《綱要》的和主要內容
《綱要》分正文和2個附件。正文部分對“七五”普法的重點任務予以細化并明確了牽頭單位和責任單位,共有四部分10章節(jié)35小點,分別明確了普法的內容形式、重點群體、重點事項和保障措施。主要內容如下:
1、普法工作的主要內容。第一章通過開展“憲法宣傳月”活動、確立憲法宣誓制度和深化法律法規(guī)宣傳,確定了普法活動的宣傳內容是憲法、法律法規(guī)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深化依法治國實踐的重要論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黨內法規(guī)和圍繞“強富美高”新常州建設的相關法律法規(guī)、市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地方性法規(guī)。
2、重點普法人群。第二章通過黨政機關法治講座制度、領導干部任前法律知識考試制度、領導干部年度述法制度、國家工作人員學法長效機制的“三制度一機制”舉措,同時要求把法治教育納入各級干部教育培訓規(guī)劃,以制度規(guī)范引導國家領導干部學法用法。第三章以國民教育體系為載體,法治副校長制度為抓手,青少年法治教育載體和陣地建設為落腳點,強化青少年法治宣傳教育工作。第四章強調了針對企業(yè)經營管理人員、社會組織、新市民三大群體和對象的法治宣傳教育工作。
3、重點普法制度。第五章確立了法官、檢察官、公安民警、行政執(zhí)法人員、律師千人以案釋法制度,并從現場講座、互聯(lián)網直播、案例庫收集和發(fā)布等方面,明確了以案釋法制度的內容和形式。第六章列明了媒體公益普法制度的載體、時間(版面)、覆蓋面的要求,并突出了在微信、微博、APP客戶端等新媒體平臺開展法治宣傳的重要性。
4、重點普法形式。第七章對基層民主法治建設、社會組織依法治理、法治惠民機制進行了詳細規(guī)定,以實施“五區(qū)同創(chuàng)四年行動計劃”、法律顧問制度、法治宣傳教育進機關、進鄉(xiāng)村、進社區(qū)、進學校、進企業(yè)、進單位、進家庭活動以及“法律護農”等特色普法活動為載體,推動法治宣傳教育與基層法治實踐相融合。第八章從考評、扶持、推廣、培育等方面明確了深化法治文化建設的相關要求,通過多項舉措,把法治元素導入群眾公共文化生活和家庭建設中,融入地方文化、行業(yè)文化、企業(yè)文化建設,增強社會參與的廣度和深度。
5、考評保障。第九章對組織領導、普法責任、督查考核機制進行了規(guī)定。第十章從隊伍建設、評估機制、經費保障等方面明確了對法治宣傳教育工作的保障機制。
二、《綱要》附件的主要內容
《綱要》附件1是《“誰執(zhí)法誰普法、誰主管誰負責”普法責任清單》,以清單形式明確了市委辦,市人大內務司法委,市中級法院,市檢察院,市委組織部,市委宣傳部、文明辦,市依法治市辦等57個市級重點單位普法的重要內容、重點對象和主要活動事項。
附件2是《“七五”普法考核驗收辦法》,這是根據省考核辦法的要求結合我市實際制定的,目的是明確考評標準,加強對各地、各部門普法工作的指導考核??己蓑炇諏ο笫歉鬏犑?、區(qū),市各部委辦局、各人民團體、各直屬單位。考核驗收原則是實事求是、客觀公正、注重實效、綜合評定。
《綱要》正文和附件將“七五”普法的主要任務,尤其是普法責任制從普法事項、部門職責、法律法規(guī)內容這三個緯度加以明確細化,進一步完善普法大格局,實現普法工作目標硬化、指標量化、措施實化,促進普法責任制落地生根,為推動我市普法工作邁上新臺階、爭創(chuàng)全國“七五”普法先進城市打好基礎。
《常州市“七五”普法規(guī)劃實施綱要》的主要情況發(fā)布完畢,謝謝大家!
陳結平:謝謝張局長的發(fā)布。下面請各位媒體朋友提問。
新華網記者現場提問
新華網:張局長您好,我是新華網記者,能否簡要介紹一下這兩年我市對領導干部普法的工作情況以及領導干部任前法律考試制度的實施情況?這個考試的內容是什么?今年我市組織多少干部參加任職前法律考試?考試及格率是多少?如果不及格是否不能任職?
張加林:為 突出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做好領導干部普法工作,“七五”普法開展以來,我市加大力度狠抓領導干部學法用法,具體做法有以下幾點:
一是完善制度,今年我市出臺了加強國家工作人員學法用法意見并要求各地各部門制定實施細則。二是開設講堂,市委中心組學法報告會邀請重量級法學家開講,市法宣辦向新一屆市政府組成人員贈送《行政訴訟手冊》,創(chuàng)辦常州市行政執(zhí)法大講堂,邀請法學專家為領導干部授課。三是強化考法。加強黨委(黨組)中心組學法、國家工作人員日常學法、任職法律考試工作。市委組織部牽頭匯編了47項法律法規(guī),更新了900道縣處級領導干部任前法律知識考試試題,首次設置主觀題,并探索向科級干部延伸。
目前我市領導干部任前法律考試的主要對象為新任縣處級以上領導干部,考試成績按百分制計算,60分以下為不及格??荚嚦煽冇墒形M織部錄入干部電子業(yè)績檔案??荚嚥患案竦模梢匝a考。補考不及格的,一般不予任命。考試實行統(tǒng)一命題,由市委組織部會同市紀委、市司法局、市人社局、市政府法制辦統(tǒng)一編印考試大綱,組織有關專家命題,試題分為單項選擇、多項選擇、判斷、簡答、論述等類型。試題實行題庫制。2017年參加該考試的領導干部達到45名,平均分為93分,沒有出現不及格的情況。
同時,為提高領導干部隊伍法律素質,提升執(zhí)法水平,今年我市法宣辦、人社局等部門聯(lián)合組織全市公務員和黨員參加網上學法考法活動,截至目前,全市已有18000余名公務員和黨員參加該活動。謝謝!
常州發(fā)布記者現場提問
常州發(fā)布:請問張局長,我市目前在全媒體、新媒體普法方面做得如何?接下來將如何更好地利用“互聯(lián)網+”推進法治宣傳教育工作?
張加林:“七五”普法以來,我市一直大力推進全媒體、新媒體普法覆蓋工程,主要做法有:
健全落實媒體公益法治宣傳制度,實施“法治宣傳全屏計劃”,運用電子顯示屏、服務窗口觸摸屏、公交移動電視屏等陣地,擴大影響力。武進區(qū)建成“電視屏、手機屏、電子顯示屏、電腦屏、電影屏、廣告屏和《武進日報》”“六屏一報”的媒體普法平臺。地稅局借助億家樂早餐車近300個平臺開展“早餐你我他,稅收惠萬家”普法宣傳活動。加大普法微信、微博、客戶端等新媒體、新技術建設和應用力度,推動傳統(tǒng)媒體與新媒體的互聯(lián)互融。“阿湯哥說防范”、《“葉子警官”漫說防范手繪微視頻系列》獲評中宣部、公安部舉辦的首屆公安網絡正能量十佳,網絡點擊量超16億。“民警李建國”系列安全防范教育微視頻吸引《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電視臺等主流媒體官微紛紛“點贊”。市婦聯(lián)開通“幸福e生”普法維權欄目微信,印制《幸?;ㄩ_·和美家庭》反家暴有聲書,融入8部微電影等,開展“婦女權益保障法”等6個專題的網上普法競答。常州普法微信升級為新媒體普法微聯(lián)盟,與6個轄市區(qū)、首批30個機關單位實現普法微信共同推送、聯(lián)合發(fā)聲。
下一步,我們將重點培育法治宣傳教育新媒體平臺,開展“互聯(lián)網+法治宣傳教育”示范點建設,開展新媒體普法案例評選活動,加快構建法治宣傳教育云平臺,推進普法隊伍、服務對象、產品資源及供需數據庫建設,為市民提供便利、快捷、實用的智慧普法服務。謝謝!
常州日報記者現場提問
常州日報:張局長您好,我記得去年的“七五”普法規(guī)劃新聞發(fā)布會上,您向社會發(fā)布了常州法治文化建設的目標和下一步打算。一年多過去了,想請問您法治文化建設作為常州普法工作的亮點和品牌,取得了那些新進展?
張加林:首先感謝您對常州法治文化建設的持續(xù)關注。下面我向各位媒體朋友匯報一下自“七五”普法以來我市法治文化建設的基本情況:
自“七五”普法以來,我市全面深化組織保障體系完善、建設能力提升、作品創(chuàng)作繁榮、傳播體系優(yōu)化、法治文化惠民等“五大行動”,提升陣地建設檔次。建成各類法治文化陣地1795個,市、區(qū)、鎮(zhèn)、村四級覆蓋率達100%。市法宣辦聯(lián)合相關單位建成以全國首個稅收法治公園、全省首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廣場為代表的十大部門法主題公園集群,率先啟動非公經濟法治護航中心建設,我市一地一品、具有地域特色的法治文化陣地集群已形成規(guī)模。弘揚名人法治文化,編印地方法學方志專著《新編常州法學名家》,依托史良故居建設法治文化場館。發(fā)揮動漫產業(yè)優(yōu)勢。與常州高校開展戰(zhàn)略合作成立省內首個法治動漫微電影創(chuàng)作工作室,開發(fā)法治動漫形象標識,征集法治動漫作品800多部。豐富法治文化活動,創(chuàng)作《金瓜子》《吃面條》等100多個鄉(xiāng)土法治小品、戲曲,新北區(qū)“法治錫劇下鄉(xiāng)”、金壇區(qū)“民間藝人唱道情”等法治文藝專場演出300多場次,推出了金壇刻紙、溧陽書畫等一批常州特色法治文化產品,擴大了常州普法的知名度。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xù)推動和扶持法治文化建設工作,把法治元素導入群眾公共文化生活和家庭建設中,融入地方文化、行業(yè)文化、企業(yè)文化建設,增強社會參與的廣度和深度。建設具有時代特征和常州特色,集知識普及、觀念引導、能力培養(yǎng)“三位一體”的法治文化體系。一是制定出臺加強法治文化建設的意見,將法治文化建設納入法治創(chuàng)建考評體系,納入文明城市創(chuàng)建內容,推動法治文化與經濟社會發(fā)展同部署、同規(guī)劃、同建設。二是建成非公經濟法治護航中心,建好史良故居,更新各級法治宣傳教育教育中心,繼續(xù)建設部門法法治主題公園,加快形成以綜合性法治文化園為龍頭、部門法主題公園為主體、各類法治場館為特色、基層村居普法園地為節(jié)點的常州市法治文化陣地集群。三是加強法治文化作品的創(chuàng)作和推廣,創(chuàng)作更高質量、更多種類的法治文化作品,并豐富法治文化演出菜單,建成法治文化曲藝、書籍、作品、書畫、影視、人才六大資源庫,舉辦常州市法治文化藝術節(jié),提升常州法治文化含金量。謝謝!
陳結平:謝謝各位記者的提問。今天發(fā)布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