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年報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和江蘇省、常州市有關政府信息公開工作要求編制,全文包括總體情況、主動公開政府信息情況、收到和處理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情況、因政府信息公開工作被申請行政復議和提起行政訴訟情況、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和改進措施以及其他需要報告的事項。本年報中所列數據的統(tǒng)計期限自2022年1月1日起至2022年12月31日止。
一、總體情況
2022年,常州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重點圍繞助力經濟平穩(wěn)健康發(fā)展、保持社會和諧穩(wěn)定、提高政策公開質量和夯實公開工作基礎等方面,更好地發(fā)揮以公開促落實、強監(jiān)管、優(yōu)環(huán)境作用,不斷提升政府透明度和公開精準度。
?。ㄒ唬┲鲃庸_方面
加大政策發(fā)布力度。緊緊圍繞貫徹落實中央和省重大決策部署,聚焦促進數字經濟發(fā)展、打造一流營商環(huán)境、加強數字政府建設等重點工作,突出“六穩(wěn)”“六?!?、優(yōu)化營商環(huán)境、數字化轉型、推動高質量發(fā)展、義務教育、生態(tài)環(huán)境、扶貧救助、穩(wěn)崗就業(yè)等重點領域,及時做好重大政策、權威信息發(fā)布工作。全年共主動公開政府規(guī)章2件,規(guī)范性文件49件,全市各級行政機關現(xiàn)行有效的行政規(guī)范性文件420份。權威發(fā)布《關于進一步激發(fā)消費活力提振消費信心的若干措施》、《關于扶持幫助制造業(yè)中小微企業(yè)紓困的十條政策》、《關于扶持幫助受本輪疫情影響較重企業(yè)及困難群眾的若干政策》等文件,及時回應社會關切,提振市場信心,引導社會發(fā)展預期。
豐富政策解讀形式。持續(xù)深入推進多元化政策解讀,綜合運用新聞發(fā)布會、文字解讀、政策簡明問答、在線訪談等形式增強解讀效果,著力提升解讀質效。強化視頻解讀的運用,實現(xiàn)對同一政策的多視角解讀,提高政策的影響力、傳播力。2022年,共舉辦新聞發(fā)布會80場,舉辦在線訪談161次,網上直播87次,通過各種渠道發(fā)布政策解讀及簡明問答172篇。
建設政務公開專區(qū)。持續(xù)優(yōu)化完善政務公開專區(qū)功能,將專區(qū)運營和企業(yè)市民辦事需求相融合,深化政務服務全過程公開,打造政務公開線下綜合展示區(qū)、服務區(qū)。天寧區(qū)擬制了《天寧區(qū)政務公開專區(qū)建設指南》,探索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鐘樓區(qū)因地制宜整合政務服務資源,充分融合“政務公開+政務服務”,打造實用實效、公開透明的政務公開專區(qū),提供信息查詢、公報查閱和依申請公開辦理指引等服務。
提升政民互動實效。持續(xù)打造“政在你身邊”政務公開主題活動品牌,連續(xù)五年舉辦“政府開放日”活動,組織市民代表們列席市政府全體(擴大)會議。拓展市政府門戶網站政策咨詢互動服務功能,新增智能化政策問答平臺,建設政策問答庫,方便市民查詢。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共受理訴求206.3萬件,按時辦結率99.25%,滿意率97.74%,其中受理疫情訴求79.3萬件,實施“2小時回應”工作機制,按時反饋率99.7%;“政風熱線”上線40期,一把手上線率100%。
(二)依申請公開方面
嚴格落實《常州市政府信息公開申請辦理規(guī)范》,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知情權。升級改版依申請公開平臺,實現(xiàn)短信提醒、文書自動生成等功能,以信息化促進流程化、規(guī)范化。進一步推進依申請信息公開溝通會商、行政復議和訴訟情況報備等工作機制運行,規(guī)范依申請受理、辦理、答復各環(huán)節(jié)工作流程。組織開展依申請公開實務培訓,規(guī)范做好政府信息公開申請答復。
2022年,全市各級行政機關累計受理政府信息公開申請2752件,較2021年增長27%,全年共答復政府信息公開申請2685件(含上年度結轉申請60件),另有127件申請按照《條例》要求順延到下年度答復。其中予以公開及部分公開1233件,占45.9%;不予公開121件,占4.5% ;因本機關不掌握等原因無法提供1089件,占40.6% ;不予處理140件,占5.2% ;其他處理102件,占3.8%。全市共有19件政府信息公開申請答復被行政復議糾錯,復議糾錯率比去年同期下降4.2%。
?。ㄈ┱畔⒐芾矸矫?br />
規(guī)范做好政府公報工作。全面完善工作機制,嚴格做好文件公開屬性審查,嚴格執(zhí)行公報編審制度和操作流程,確保內容和格式準確無誤。積極推進政府公報“數字化”,依托政府門戶網站搭建“政府公報”專欄,實現(xiàn)公報的集中展示、歷史查詢、目錄匯總、電子版下載等功能。健全完善政府公報數據庫建設,做好以往歷史文件數字化審核上網工作,形成政府文件重要資料庫,努力推動形成政府公報紙質版與電子版優(yōu)勢互補、有機銜接的工作格局。
推動基層政務公開標準化規(guī)范化建設。對照《省政府辦公廳關于全面推進基層政務公開標準化規(guī)范化工作的實施意見》要求,系統(tǒng)復盤我市基層政務公開標準化規(guī)范化工作進展,在編制完成全市政府信息公開目錄的基礎上,持續(xù)探索標準化成果的落地和應用。推動基層政務公開向農村、社區(qū)延伸,及時公開涉農補貼各類信息,努力提升基層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水平。
?。ㄋ模┱畔⒐_平臺建設方面
優(yōu)化政務公開專欄設置。充分發(fā)揮“政府網站是政府信息公開的第一平臺”作用,堅持以用戶需求為切入點,統(tǒng)籌市政府門戶網站、市政府工作部門門戶網站欄目設置,依托市政府門戶網站重點領域專欄,細化梳理欄目內容,有效利用大數據技術手段,強化數據同源,推動政策發(fā)布更豐富、信息傳遞更及時。
加強政務新媒體日常監(jiān)管。落實好政務新媒體規(guī)范發(fā)展指引,強化監(jiān)管責任,加強備案管理工作,持續(xù)推動三級審核制度,確保內容準確、表述規(guī)范,不斷提升政務新媒體運營質量。積極轉發(fā)黨中央、國務院重大決策部署,傳播黨和政府聲音。嚴格開展政務新媒體季度檢查,做到全市政務新媒體賬號檢測全覆蓋,實現(xiàn)全市政務新媒體“應查盡查”。
持續(xù)優(yōu)化營商環(huán)境。推動“政企通”服務平臺建設,致力雙向打通政企間政策供給通道,提升政策供給效率,通過政府信息資源管理, 形成全市聯(lián)動、入口統(tǒng)一、資源共享、快捷高效的涉企政策服務體系,為企業(yè)發(fā)展營造穩(wěn)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環(huán)境。加強“優(yōu)化營商環(huán)境惠企政策專區(qū)”內容保障,堅持做好政策發(fā)布、干貨分解,已累計上傳了政策文件1926條,通知公告790條,為2.72萬企業(yè)用戶、18.09萬個人用戶提供涉企政策訂閱和推送服務,有效提升各類市場主體的政策獲得感。
強化依申請公開數據應用。緊緊圍繞答復規(guī)范工作要求,將《條例》所涉及到的辦理流程全部納入依申請公開平臺,不斷提升實際操作的實用性;推動“快遞式”服務的理念,實現(xiàn)依申請公開流程辦理短信提醒,提高申請用戶和辦理人員體驗感;將“數據思維”融入日常工作,強化歷史數據統(tǒng)計分析運用,充分利用大數據實時掌握了解政府信息公開申請辦理情況。
?。ㄎ澹┍O(jiān)督保障方面
嚴格落實《常州市政務公開工作考核辦法》、《常州市政務公開工作社會評議制度》、《常州市政府信息公開責任追究制度》等文件,強化政務公開監(jiān)督考核工作。結合國辦、省第三方評估工作,對照標準全面開展自查核查,通過補齊短板、增強弱項、鞏固基礎、培育特色亮點等,全面提升全市政務公開工作水平。舉辦全市政務公開視頻培訓會、政務新媒體工作專題培訓班,開展全市政務公開典型案例征集交流活動,提高政務公開工作人員的理論素養(yǎng)和業(yè)務水平。
二、主動公開政府信息情況
第二十條第(一)項
|
信息內容
|
本年制發(fā)件數
|
本年廢止件數
|
現(xiàn)行有效件數
|
規(guī)章
|
2
|
0
|
17
|
行政規(guī)范性文件
|
49
|
18
|
420
|
第二十條第(五)項
|
信息內容
|
本年處理決定數量
|
行政許可
|
3601228
|
第二十條第(六)項
|
信息內容
|
本年處理決定數量
|
行政處罰
|
3631890
|
行政強制
|
66586
|
第二十條第(八)項
|
信息內容
|
本年收費金額(單位:萬元)
|
行政事業(yè)性收費
|
181321.09
|
三、收到和處理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情況
(本列數據的勾稽關系為:第一項加第二項之和,等于第三項加第四項之和)
|
申請人情況
|
自
然
人
|
法人或其他組織
|
總計
|
商業(yè)
企業(yè)
|
科研
機構
|
社會公益組織
|
法律服務機構
|
其他
|
一、本年新收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數量
|
2512
|
172
|
0
|
4
|
61
|
3
|
2752
|
二、上年結轉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數量
|
58
|
2
|
0
|
0
|
0
|
0
|
60
|
三、本年度辦理結果
|
(一)予以公開
|
738
|
34
|
0
|
2
|
15
|
2
|
791
|
(二)部分公開(區(qū)分處理的,只計這一情形,不計其他情形)
|
411
|
19
|
0
|
0
|
12
|
0
|
442
|
(三)不予
公開
|
1.屬于國家秘密
|
15
|
1
|
0
|
0
|
0
|
0
|
16
|
2.其他法律行政法規(guī)禁止公開
|
7
|
0
|
0
|
0
|
0
|
0
|
7
|
3.危及“三安全一穩(wěn)定”
|
0
|
1
|
0
|
0
|
0
|
0
|
1
|
4.保護第三方合法權益
|
29
|
0
|
0
|
0
|
3
|
0
|
32
|
5.屬于三類內部事務信息
|
16
|
1
|
0
|
0
|
0
|
0
|
17
|
6.屬于四類過程性信息
|
11
|
0
|
0
|
0
|
0
|
0
|
11
|
7.屬于行政執(zhí)法案卷
|
8
|
0
|
0
|
0
|
0
|
0
|
8
|
8.屬于行政查詢事項
|
28
|
1
|
0
|
0
|
0
|
0
|
29
|
(四)無法
提供
|
1.本機關不掌握相關政府信息
|
933
|
97
|
0
|
1
|
23
|
1
|
1055
|
2.沒有現(xiàn)成信息需要另行制作
|
27
|
0
|
0
|
0
|
0
|
0
|
27
|
3.補正后申請內容仍不明確
|
7
|
0
|
0
|
0
|
0
|
0
|
7
|
(五)不予
處理
|
1.信訪舉報投訴類申請
|
68
|
6
|
0
|
0
|
0
|
0
|
74
|
2.重復申請
|
59
|
1
|
0
|
0
|
3
|
0
|
63
|
3.要求提供公開出版物
|
0
|
0
|
0
|
0
|
0
|
0
|
0
|
4.無正當理由大量反復申請
|
0
|
0
|
0
|
0
|
0
|
0
|
0
|
5.要求行政機關確認或重新出具已獲取信息
|
3
|
0
|
0
|
0
|
0
|
0
|
3
|
(六)其他
處理
|
1.申請人無正當理由逾期不補正、行政機關不再處理其政府信息公開申請
|
49
|
6
|
0
|
0
|
5
|
0
|
60
|
2.申請人逾期未按收費通知要求繳納費用、行政機關不再處理其政府信息公開申請
|
1
|
0
|
0
|
0
|
0
|
0
|
1
|
3.其他
|
36
|
5
|
0
|
0
|
0
|
0
|
41
|
(七)總計
|
2446
|
172
|
0
|
3
|
61
|
3
|
2685
|
四、結轉下年度繼續(xù)辦理
|
124
|
2
|
0
|
1
|
0
|
0
|
127
|
四、政府信息公開行政復議、行政訴訟情況
行政復議
|
行政訴訟
|
結果維持
|
結果
糾正
|
其他
結果
|
尚未
審結
|
總計
|
未經復議直接起訴
|
復議后起訴
|
結果
維持
|
結果
糾正
|
其他
結果
|
尚未
審結
|
總計
|
結果
維持
|
結果
糾正
|
其他
結果
|
尚未
審結
|
總計
|
57
|
19
|
14
|
25
|
115
|
64
|
6
|
33
|
18
|
121
|
18
|
0
|
4
|
10
|
32
|
五、存在的主要問題及改進情況
2022年,我市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工作中還存在一定問題和不足,主要表現(xiàn)在:一是政策解讀質量有待進一步提升;二是創(chuàng)新特色亮點工作還不夠突出。2023年,將從以下三個方面改進:一是穩(wěn)步提升政策解讀質量。緊扣工作重點,圍繞穩(wěn)崗就業(yè)、助企紓困、新能源之都建設等持續(xù)做好優(yōu)化政務公開、政策解讀、關切回應等工作;全面加強規(guī)章及規(guī)范性文件解讀,豐富解讀形式,解讀核心內容,增強解讀效果。二是助力打通政企間政策供給。打造政務公開工作特色亮點,持續(xù)推動常州“政企通”服務平臺建設,精準推送惠企政策,在一網兩端融合匯集展示全市各類涉企政策資源、服務資源和辦事資源,提高政策供給效率。三是全力提高政務公開工作水平。把數字化工作模式和方法向基層推廣和延伸,以規(guī)范促進基層工作水平能力提高。健全完善公開審查機制,確保發(fā)布內容準確、合法、合規(guī)。開展專題培訓、座談交流、業(yè)務輪訓,全面提升全市政務公開工作水平。
六、其他需要報告的事項
本年度政府信息公開事項未收取任何費用。
本年報的電子版可在常州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www.loyalmeds.com)下載。如對年報有任何疑問,請與常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政務公開處聯(lián)系(地址:常州市龍城大道1280號,常州市行政中心1號樓B座1922室;郵編:213022;電話:0519-85685020;電子郵箱:zfxxgk@changzhou.gov.cn)。
(此件公開發(fā)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