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市機關事務管理局在市委市政府堅強領導下,在市文明辦和機關黨工委的業(yè)務指導下,堅持黨建統(tǒng)領事務、黨務引領業(yè)務,深入開展文明單位創(chuàng)建活動。在“2013-2015年常州市文明單位標兵”的基礎上,不斷豐富創(chuàng)建內容,拓寬創(chuàng)建內涵,提高文明單位創(chuàng)建質量。
一、弘揚時代新風情況
一年來,我局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教育內容,通過“道德講堂”主陣地,統(tǒng)一思想,引領社會新風尚。一是“道德講堂”活動扎實開展。我局通過以宣揚道德模范、傳承傳統(tǒng)美德、注重道德培育的本質要求,激勵全局系統(tǒng)廣大干部職工注重社會公德、職業(yè)道德、家庭美德和個人品德的鞏固和提升;推出管理服務保障不同崗位優(yōu)秀員工的“十大員”先進典型,以此激勵和引領廣大干部職工爭先創(chuàng)優(yōu)?!皺C關道德講堂”被市文明辦評為市級機關道德講堂示范講堂,成為市級機關道德講堂分總堂,獲市級機關“五星道德講堂”稱號。二是積極倡導科學文明生活方式。機關食堂和公務餐廳倡導“光盤行動”,反對鋪張浪費;聯(lián)合市愛衛(wèi)辦利用“5.31”禁煙控煙宣傳日在機關食堂門口發(fā)放禁煙控煙資料,在會議中心外圍設立四處禁煙控煙倡議圖板,積極宣傳《江蘇省愛國衛(wèi)生條例》,倡導文明衛(wèi)生的生活方式,破除陳規(guī)陋習;通過黨員干部職工主動參與交通文明崗執(zhí)勤,以實際行為宣揚文明交通、文明出行,傳播文明風尚。三是倡導綠色生活方式。我局在市行政中心率先啟動垃圾分類工作,在全市公共機構中推行垃圾分類收集和安全處置。在行政中心內部各樓層增設了140個垃圾回收點,投入300只垃圾箱,確保垃圾有序分類,進一步強化了干部職工綠色生活、綠色辦公、綠色出行意識,在全市公共機構中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引領作用。
二、優(yōu)化管理服務情況
“管理、服務、保障”是機關事務管理局主要職能,圍繞文明創(chuàng)建我們狠抓落實,依據國務院《機關事務管理條例》《江蘇省機關事務管理辦法》和《常州市機關事務管理辦法》規(guī)范工作流程,全面提升法制化、科學化、規(guī)范化水平。一是建立健全機關事務服務規(guī)范。依法推進黨政機關辦公用房、公務用車和國有資產集中統(tǒng)一管理工作,促進機關事務管理服務保障工作標準化、規(guī)范化和高效化建設;出臺《常州市公共機構節(jié)約能源資源“十三五”規(guī)劃》,著力推進深化機關大院公共區(qū)域節(jié)能工作。二是構筑完善安保工作體系。強化人防、技防、物防、制度防“四位一體”安保體系建設,全面升級周界報警系統(tǒng),更換消防報警設施200余套。修訂完善門衛(wèi)管理、執(zhí)勤、文明用語和服務承諾等制度規(guī)范,推行門衛(wèi)微笑服務,“臉難看”、“門難進”現(xiàn)象根本好轉,門衛(wèi)人員形象有了明顯提升。三是推進服務品質顯著提升。牢固樹立“優(yōu)質服務永遠在路上”理念,推進服務標準化建設,深入推行“六T”、“六?!惫芾恚梃b“4D”“3E”管理模式,重細節(jié)、強效率。全年完成兩會等各類會務保障1.5萬場次;推進精細化管理,對設備設施、綠化等檢查維護2800余次。四是加強人文關懷完善保障工作。一切為了機關干部職工的美好生活,著眼機關干部職工工作生活的痛點難點,推出“勤”系列品牌服務。實施“勤雨傘”、“勤平安”、“勤務站”項目,為機關干部職工提供全方位后勤保障服務。建立機關后勤服務等2個微信工作群,打造24小時不掉線的服務平臺,提升服務保障品質。
三、單位文化建設情況
我局著力打造積極向上的單位文化。一是提煉新時期機關事務管理局精神。在全局征求、提煉出“忠誠、拚搏、創(chuàng)新、清廉”的新時期管理局精神,在干部職工中大力宣傳,推動實踐。二是創(chuàng)建學習型機關。先后組織15批次赴省內外近20個城市開展學習調研,形成專題調研報告5篇,其中推進“辦公用房集中統(tǒng)一管理”和“轄市區(qū)機構職能建設”的報告受到市委市政府領導高度重視,并形成實際工作成效。推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tài)化制度化,外請專家學者解讀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廣泛開展各項學習和征文活動,營造起濃厚的學習氛圍,我局連續(xù)多年被評為學習型機關。三是打造黨員活動室。設立局黨員活動室、局機關黨委和局支部書記工作室,通過優(yōu)組織、強書記,引領黨員干部亮身份、樹形象,由此打造了黨建文化宣傳品牌,鞏固了馬克思主義思想主陣地文化。四是豐富機關干部職工文化生活。以“黨建帶三建”為指引,加強對局機關工會、團總支、婦委會以及局屬單位分工會、團支部建設的指導和支持,精心組織廣大干部職工積極參加市級機關第十屆運動會、健美操(舞)競賽、事務管理局系統(tǒng)精品菜肴大賽等各類文體勞動競賽,豐富了干部職工的文體娛樂生活,營造起“團結、活潑、和諧、文明”的工作生活環(huán)境。
四、開展公益活動情況
一年來,我局積極參加各項公益活動,建立志愿者服務工作機制,常態(tài)化開展公益進農村、進社區(qū)、進基層等活動,在文明城市創(chuàng)建中貢獻自己的力量。一是深入開展“三大一實干”活動,公益進農村。圍繞“提升服務新水平、種好后勤幸福樹”主題,組織干部職工深入開展“六問六答”大討論和“我為管理局發(fā)展獻一計”活動。圍繞“訪民情、聽民意、尋良策”,組織黨員干部走訪橫山橋鎮(zhèn)東風村農戶818戶,梳理各類問題100余條;走訪服務對象88家,征集建議100余條。二是結對扶貧文明共建,公益進姚巷。為“陽光扶貧”結對幫扶點溧陽市社渚鎮(zhèn)姚巷村建立扶貧基金,自籌資金15萬元支持村委農村道路改造;在姚巷村委設置了為貧困和殘疾村民無償提供服裝被褥等生活用品的“陽光小屋”,首批捐贈近200件冬衣被等物品,為改善村民生活送去了一份關愛。三是常態(tài)化開展志愿服務活動,公益進基層。局機關黨委設立了“三葉草”工作室,統(tǒng)籌全局黨員義工、志愿者服務隊積極參加無償獻血、慈善助殘、扶貧濟困等各種公益活動。組織黨員義工和團員青年走進永紅敬老院看望老人,參與“義工365”“慈善一日捐”“一袋牛奶的暴走”“一個雞蛋的毅行”等公益活動,積極參加“愛滿龍城”獻血活動,合計獻血1400ml。
五、主要不足及改進措施
主要不足:一是組織開展公益活動,局機關干部職工的參與度有待提高;二是“陽光扶貧”工作還需進一步提升針對性,真正做到精準扶貧。
改進措施:一是倡導公益活動全員參與,增強公益慈善活動的影響力;二是積極協(xié)調各方力量,通過開展特色農業(yè)項目,組織特色幫教,因地制宜組織好扶貧工作。
2018年,我局將緊緊圍繞“江蘇省文明單位”創(chuàng)建的各項指標體系,堅持“一切為了機關干部職工美好生活”和“優(yōu)質服務永遠在路上”理念,扎實開展各項文明創(chuàng)建活動,以嚴格的工作標準、高效的工作落實,高質量推進機關事務全方位發(fā)展,以優(yōu)異的成績努力爭創(chuàng)“江蘇省文明單位”。
2018年4月25日
|